以“上云用數賦智”理念 打造高質量文旅大數據平臺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4-21 11:20來源:中國旅游報 高質量的文旅大數據平臺須能夠幫助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實現“統計可用、成績可表、管理可控”三大目標。 近年來,全國各地不斷加快文旅大數據平臺建設,旨在通過“上云用數賦智”,推動智慧旅游發展。今年全國文化和旅游廳局長會議提出,實施國家智慧旅游建設工程,推進智慧旅游“上云用數賦智”行動計劃,推動智慧旅游場景應用落地見效。 “上云”:隨著云服務的普及和價格走低,同時考慮到文旅政務數據存儲和共享的安全可靠性,原先那種自建機房的形式,因成本高、維護難、不易共享,已不再是文旅大數據平臺的首選運營環境,數據上云實現共享已經是大勢所趨。 “用數”:即強調文旅大數據平臺數據的可用性。俗話說:“無數據,不智慧”。平臺上可用數據的多寡,是衡量文旅大數據平臺建設是否高質量的重要評判標準之一。 “賦智”:即重視對平臺數據的分析和應用?!盁o分析,不決策”。當前,不少城市已經完成了文旅大數據平臺的第一階段建設,但由于缺少專業的數據運營和分析團隊,使得平臺并沒有發揮出預想的效能。因此,能否做到引入專業化數據運營服務團隊,通過數據分析賦智文化和旅游行業管理決策,真正做到“數據驅動決策”。這也是衡量文旅大數據平臺建設是否高質量的最重要標準。 一是明確應用對象是打造高質量文旅大數據平臺的前提。當前智慧文旅建設最大的誤區就是試圖用一套平臺同時服務政府、企業、游客三個不同應用對象,而這三類主體對文旅平臺的需求截然不同。 政府端,需要的是通過數據平臺在供給側全面掌握目的地資源底賬,在需求側實時了解行業運行狀況,在管理層實現數據快速響應進而做出高效決策的管理工具型平臺。 企業端,需要的是通過數據平臺建設及數據分析服務,及時洞察市場動態,掌握目標客群偏好,并顯著提升自身運營管理效率的業務支撐型平臺。 游客端,需要的是一個圍繞游前、游中、游后整個出游體驗流程,無障礙獲取旅游產品信息、豐富文化和旅游體驗、實時收發旅游服務信息反饋和及時解決售后問題的服務型平臺。 這三類應用對象需求各異,無法通過一個平臺同時得到滿足。有鑒于此,平臺的某些數據成果如果希望開放給游客或旅游企業使用,可以通過數據接口輸出數據到對應的平臺上進行分享。 二是明確建設準則是打造高質量文旅大數據平臺的根本。筆者認為,高質量的文旅大數據平臺須能夠幫助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實現“統計可用、成績可表、管理可控”三大目標。為實現這三個目標,需要在平臺功能架構規劃初期遵循以下準則: 導向要準。文旅大數據平臺的搭建,要明確服務對象,政府部門建設的文旅大數據平臺是以輔助政府實現高效決策,給予數據獲取快速響應為支撐的管理工具型平臺。 家底要清。文旅大數據平臺應充分利用旅游電商、在線地圖、互聯網各相關平臺的實時旅游基礎資源數據,并結合區域旅游資源普查數據,分階段、分類別、分區域、分品級,以數字化、動態化、立體化、全局化形式,集中科學動態管理目的地旅游資源底賬。 底線要守。文旅大數據平臺要能夠通過持續監測區域內的各類文化和旅游產業運營和輿情數據,守住安全生產、意識形態兩條紅線。 底牌要明。文旅大數據平臺需要掌握各級決策層關注重點,利用數據平臺實時更新、動態管理的數據優勢,以滿足管理部門政策制定、行業監管指導和相關數據快速統計等需求。 數據要通。文旅大數據平臺的搭建應逐步實現橫向市場數據、縱向多級聯動數據及深向業務支撐數據的全向打通。建立目的地旅游產業數據大腦,通過分析工具挖掘、盤活數據價值,消除監管盲區,補齊服務短板,提高宣傳營銷能力,將數據資產轉化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產力。 特色鮮明。文旅大數據平臺的建設應結合地方發展特色,因地制宜增加個性化模塊,如在濱海旅游目的地考慮增加海鮮市場價格模塊等,進而通過一系列常規報告及專題報告等形式,反哺平臺建設,形成良性循環。 三是明確數據的可用性是高質量文旅大數據平臺的重要評判標準。文旅大數據平臺建設初期,通常是以布設具備數據采集功能的終端設備為主,通過終端數據采集,整合旅游目的地信息化資源。但到中后期平臺應用階段,則需要以數據運營和分析為主,通過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建立“全域文旅數據大腦”,實現打造旅游目的地“全域文旅管理決策指揮系統”的終極目標。 獲取數據時,可采用“先外后內”的原則,優先通過第三方外部數據(如高速車流數據、航空客流數據等)接入支撐平臺整體運行,然后再分階段協調內部業務平臺,作為數據庫擴充支撐,完善平臺模塊。切忌在搭建過程中貪大求全,只有通過逐步完善提升、持續優化迭代,才能打造出符合“統計可用、成績可表、管理可控”目標的高質量文旅大數據平臺。 四是明確長效持續的數據運營才是高質量文旅大數據平臺的關鍵。高質量的文旅大數據平臺不僅要擁有數據可視化展現的能力,還需具備“數據分析的快速響應能力”。平臺需要從使用者實際應用需求出發,通過對多維龐雜數據的系統監測、交叉研究,以分析報告等形式輸出成果,進而協助管理者快速解讀數據背后的意義,最大程度發揮大數據平臺的價值。根據報告中的數據異向分析、安全風險預警、產業發展觀點等提出體系化發展建議,以滿足各決策層級和處室科室的業務需求,協助管理部門由“數據輔助決策”向“數據驅動決策”轉型,最終實現文化和旅游行業“無數據、不智慧,無分析、不決策”的智能化管理愿景。 (作者分別為酷旅互動數據CEO、酷旅研究院院長) 【中國旅游網版權聲明】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站所有,如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中國旅游網"并附帶本文鏈接,需確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原意;摘錄或轉載的第三方內容,不代表"中國旅游網"的觀點和立場,版權屬原媒體及作者,如有版權異議請聯系我們。 日前,由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牽頭研制的全球范圍內首個在線旅游國際標準—— ISO 9468《旅游與相關服務 在線旅游機構(OTA)在線住宿預訂平臺服務指南》正式啟動。攜程集團受邀參與調研,并為在線旅游國際標準的制定提供了技術支撐。攜程集團大住宿事業群相關負責人表示,以住宿場景為切入口,全球首個在線旅游國際標準的研制對于海外在線住宿預訂市場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攜程希望借助多年... 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2022年第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4.9億元,支持國家文化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國家公園等重要自然遺產保護展示、重大旅游基礎設施、重點公共文化設施等288個項目。近日,記者從各地了解到,中央預算內投資的陸續下達,給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帶來了直接有效的推動,同時撬動了各級政府和社會資金的投入,在疫情持續影響的背景下,有效... 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于5月18日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辦?;顒佑蓢椅奈锞?、湖北省政府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北省文物局)、武漢市政府承辦。 據了解,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上將發布2021年度中國博物館最新數據,公布第十九屆(2021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2022年度“最具創新力博物館”和“第三...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文化和旅游行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統一思想認識,堅定抗疫決心;緊盯重點關鍵,嚴格防控措施;完善應急機制,強化協同聯動;加強監測預警,做好宣傳引導,從嚴從實抓好文化和旅游行業疫情防控工作?!锻ㄖ分赋?,各地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完整、全面認識黨中央確定的疫情防控方針政策,堅決同一切歪曲、懷疑、... 5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通知》,通知如下: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游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11日。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意識,傳承弘揚... |
|